当前位置: 红网 > 红辣椒频道 > 正文

灵魂发育不能沦为“遗留的想像”

2010/7/16 1:19:57 [稿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方天戟]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7月13~14日在京召开,这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教育大会。循着前三次会议类似的轨迹,年内或成立一个专门的教育改革推动机构,级别可能会是副总理级。此次会议结束之际,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亦将波澜壮阔地铺展开来。
  
  不言而喻,十余年以来,以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教改”仍将是一个颇具力量的词汇,与社会全面转型一道,教改转型无疑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题之一。尽管各方智慧不断交织于象牙塔之内,但未竟的教改之路仍是困境重重,“功利教育”向大学生“灵魂发育”的空间步步进逼,“精神成人”的这一声呐喊,或许仅仅残留于那几位富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的嘴角。
  
  今天,再度审视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转型轨迹,我们发现“灵魂发育”的空间,萎缩得如同一道伤痕,刺痛仍隐隐于心。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初步形成现代高等教育机制,一举打碎自汉代以太学为标志的古代高等教育体系,传统意义上的书院教育等化为历史尘埃。之后19世纪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模仿德国的办法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以前苏联为榜样,再到今天更多地向美国学习,虽于形式上紧随国际潮流,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也在不断散失,表现为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或维系国人传统意识、凸显中国教育特色的人文体系式微,五四之后更甚。虽历史从未远离,而本可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继写的大写的“人”字,却留存丝丝缺憾。
  
  再回归于当下教改转型现状,精英化教育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其势不可阻挡。然而人文素质的低下,使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并未相互交融而形成教育共同体。大学扩招,学校以此之名逐利,开设的专业一步一步以市场为导向,学校规划与学科发展表露出种种功利性痕迹,尤其是基础性的人文科学,阴冷般成为教学科研的荒原;学生学费负担加重,此又畸形诱导消费主义思潮盛行,于是他们无谓攀比,学业上又以是否有用有钱途为选择专业的标准,人人争学自以为的“有用的知识”;经济社会的“趋利本性”,亦使一个个学子的物欲无限膨胀。无论是民间四野,抑或是大学校园,对于“大学之大”的想像已贫乏得相当可怕。
  
  就个人而言,大学时期,即一个人二十多岁这段青春年华,最需要的不是一日三餐的丰盛,而是精神晨露的持久轻滋,以此形塑影响其一生的价值理念与人文追求。这一“灵魂发育”至关重要,事关其一生的发展,亦事关一个民族的命运,切不能沦为“遗留的想像”。因此,在传统人文教育严重不足、教育体制改革困境丛生之际,怀着一份崇敬,以民族命运之名拓展象牙塔内“灵魂发育”的空间,执守“精神成人”的精诚之志,仍是下一阶段中国教改转型必须承担的命运。

频道精选

综合资讯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