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欣赏艺术,我在欣赏孩子们
“到处都有很多中国人,到处都是中老年人,少有年轻人。”这就是古罗马遗址、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威尼斯水城,和巴黎著名景点春季游人的特点。
年轻人,特别是穿着时髦,或穿着休闲,却有亮色的年轻人团队,自然成了游客队伍中的一道风景,点缀着一个个旅游景点。
当然,这些年轻人组成的游客团队,几乎都是欧美模样的人,很难发现有中国人,或东亚人。
最让人亮眼的,还是在凡尔赛宫、卢浮宫,由老师带领的那一群群孩子。背着书包的,大概是巴黎本地的学生。没背书包的,可能是其他欧洲国家的。因为在这类群体中,我没有看到东亚面孔的。
在一个个展厅,孩子们不像多数成人游客,东张西望,步履匆匆,拍照多于观看,直冲“镇馆N宝”,看完了事。他们大都由老师有序引导,在一幅幅作品面前驻足不动,以专注的神情,聆听老师的解说。
在作品《蒙娜丽莎》正对面,那幅展现宫廷盛大婚礼的巨幅油画面前,一大群孩子席地而坐,唯有老师,在油画前时而站立,指点油画中的人物,时而左右走动,关照着各个方位的孩子。
这个展厅里面人头攒动,门口川流不息,一些有点审美素养的观者在窃窃私语,但孩子们这一块儿,除了老师分贝不高的解说声音,全都是静静的、乖乖的。只见那一双双追随老师的眼晴,透出对艺术世界惊奇的目光。
这种“坐式游客”,在卢浮宫稍大一点的展厅,随处可见。孩子们这么小,就有这么美味的精神食粮,作为游客的我,克制不住替国内的孩子们羡慕不已。
这些孩子们眼下可能是被动安排的,但未来的他们,思想必将是丰富的,意志必将是自由的,心灵必将是美好的,表情必将是灿烂的,我想。
这幅《迦拿的婚礼》巨画,据说是卢浮宫里最大版幅的名画。我可能无法看出这幅画在艺术上的奥妙,但我以为,我能看得出这群看画孩子们的人生门道。
不管他们是冲着艺术而来,还是冲着历史而来,或是冲着爱国主义而来,这全世界最著名、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对于学生无疑是最好的课堂。这人类优秀历史文化艺术的集大成,犹如肥沃的土地,怎能不孕育出无数美好的花朵?
在回旅馆的大巴上,我正刷着手机,同座忽然示意我朝窗外看。
原来是一辆满载学生的大巴从右侧擦肩而过。那大巴车上,全是金发碧眼的孩子,靠窗的一个个,面向我们这群东亚人挥动着小手,全都绽开着阳光般的笑容。
我们一车不苟言笑的中老年人,顿时被他们吸引和感染,立马活跃起来。靠窗边的人,也情不自禁地回孩子们以笑脸和挥手。两车之间,瞬间像通了电一样,双方都生动起来。
照说,两辆大巴上的乘客这样偶然的交流,两名司机并不会立马知道,因为司机们的注意力,都会在交通异常拥堵且复杂的前方。但不知为什么,本来己超出我们车的大巴,竟有两三个回合与本车前后错位,成此起彼伏状,有时还并肩而行。虽然密封的玻璃让我们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双方都尽情感受到了对方欢欣的表情,和友好的姿态。
我马上意识到,应该用手机留下这些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容。当孩子们看到我在对他们拍照时,有的情绪更加高涨,小手不停地挥,小嘴不住地动。车开到前面去了,他们扭过头来,用笑脸、用挥手继续向我们致意。有个调皮的男孩,夸张地做出一个个飞吻,引得我们全车人大笑,一直到我们相互看不见……
文/易国祥
- 带上孩子旅游就是亲子游?亲子元素缺乏是难题 (2018-05-31 10:28:04)
- 乌兰“六一”前夕看望慰问少年儿童 (2018-05-31 07:28:54)
- 老人36年来幼儿园门口给每个孩子敬礼 孩子回礼 (2018-05-30 14:39:32)
- 12岁以上孩子出事多 驾乘摩托车易受伤害 (2018-05-30 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