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体检机构也需要一次“全身体检”
随着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一批设施精良、服务精准的体检机构应运而生,成为守护人们健康的一道防线。然而,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体检机构良莠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5月21日新华社)
根据记者的调查来看,部分民营体检机构没有在专业上狠下功夫,而是靠“薄利多销”的噱头吸引人,“等鱼咬钩”了再狠“宰”一刀——把“没问题”变成“有问题”,把“小问题”说成“大问题”,继而让体检者做更多、更细的检查。
对于这些乱象,公众早有体验与抱怨,相关的报道更是不胜枚举。此前,《消费质量报》还曾做过深入挖掘,将视线聚焦到了部分民营机构的内部弊病上。例如,在一些民营体检中心里,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临床经验,尤其是放射、B超等科室,还有未取得执业证书的年轻大夫。再如,部分民营体检机构使用从大医院淘汰的“超期服役”设备,甚至不惜使用过期检测试剂,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一如民营医院的暴利形象,民营体检机构也不例外。事实上,有从业人员披露,“民营体检行业利润空间较大,一般可达30%-40%以上,高端健康体检(含健康管理)的利润则达到100%,甚至200%以上。”然而,不能不追问的是,这背后有多少消费者掏了不该掏的钱?又有多少人因“过度检查”“失准检查”而付出健康代价?
不否认,做生意要讲利润与回报。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于民营体检机构来说,便是遵循诚信交易的规则。眼中只容得下钞票,看不见消费者的权益与健康,不惜损人利己来实现财富增长,无疑是“饮鸩止渴”之举,长远来看,不光将遭遇法律的审判,也迟早会面临消费者“用脚投票”。
来自《中国体检行业互联网化专题研究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2.3%,而民营体检机构占比仅为19.6%。”时至今日,这种差异悬殊的竞争局面仍未改变,公立医院以绝对的优势继续主导着国内体检市场。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公立医院的服务更规范,公众的认可度较高。
另一方面,民营体检行业内部也在发生“分化”,个别规模较大、口碑较好的民营体检机构正在壮大崛起。被视为业内两大巨头的“爱康国宾”与“美年健康”,不满足于中低端体检领域,纷纷布局高端体检甚至是检后市场。就整体格局来看,在民营体检行业内,领跑者与落后者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两大巨头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给公众提供体检服务之前,部分民营体检机构不妨也好好地对自己来一次“全身检查”,早日抛弃“损人利己”的经营思维与套路。否则,在公立医院和业内巨头的双重挤压下,竞争的“淘汰之刀”只会更快落下,到时候,怕是捡漏的机会都没了。
文/张瑜
- 求职重复体检带来诸多问题 信息共享需信用体系支撑 (2018-03-23 09:48:54)
- 用体检报告共享减轻求职者负担 (2018-03-22 22:54:42)
- 每年体检无异常 35岁教师却患肝癌 (2018-03-21 09:58:12)
- 先体检后面试是求职市场的霸王条款 (2018-03-20 23: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