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网 > 红辣椒频道 > 正文

“人情收费”是惯出来的

2018-05-06 21:39:07 来源:红网 作者:邹凡 编辑:司马清

  一位忠厚的朋友向我诉苦,拿个驾照怎么就这么难呢。

  先不忙笑他“资质愚钝”,也请别批评他有“畏难”心理,因为此“难”非彼“难”。让他忿忿不平的,并非学车之难,而是驾考之难。小小的一张驾驶证,要拿到可不容易哩,有如“过五关斩六将”:路考时少不了多交几百块,上牌时少不了多买两包烟,办事时少不了赔笑道歉软言细语;若是不懂行情,不理会这些“规则”的,那可就有点麻烦了。譬如,未交“包过费”的,可能会“被一不小心”,就分入车流量较大的一段考试线路,也可能会面对考官故意板起的一张严肃的脸。不过假如你心理素质够好,技术过硬,这些都不能拿你怎么样。不过,万一碰到大家半斤八两的情况,为了控制合格率,为了“公平”点,总不能让人家多付出却无回报吧,不刷你刷谁?

  照这样来看,其实也不难。该给的钱就给吧,该买的烟就买吧,该说的软话就说吧,该赔的笑脸就赔吧。毕竟大家都这个样子,难道你要搞“特殊化”?这岂非太不懂事?

  以上的现象,姑且称之为“习惯性人情”,中国是讲究人情的社会。而人情一旦渗透到公事领域,就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收费形式:人情收费。它不是摆在明面上的,不是体制性的,却是大家默许的,心知肚明的。法律不认可它,人情却认可它。它更像一种见不得光的“习惯法”,随着习惯的加深,日久天长,累积并最终形成。

  我们常常谈到制度,说某某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体制的问题。然而,体制固然有疏漏,但对于眼光瞄准体制漏洞、处心积虑钻空子的行为,又该如何应对?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大家会容许这样的行为一而再,并最终成为一种默许的习惯?我想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情在公领域的放大化,造成了公私不分,部门单位成了自家开的小店铺,从前是出钱办事,现在出钱也不一定能办得到了。因为大家都在交。

  归根到底,“人情收费”很大程度上是惯出来的。公司的下属为求升迁,总想向领导跑跑路;逢年过节,家长总不忘给老师送点礼物;前些年时,还有“跑官”一说,干部与上面联系密切……总而言之,大家的习惯是,搭点关系,才好做事。“人情练达皆学问”,但一旦辐射到制度、法律层面,带来的结果是:秩序失衡、公平紊乱、政府公信力降低、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这样的人情又怎么能要得?

  要拒绝“人情收费”,人情的两方都要端正好心态,在体制内办事。人情与工作的红线应该摆在哪里?这是不少干部,也是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文/邹凡

频道精选

综合资讯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