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救灾热情需要是的呵护而不是拒绝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17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以及非紧急救援人员等暂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以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4月18日人民网)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有许多自愿者前往灾区,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这种似火的救灾热情,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对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彰显了民众乐善好施、积极奉献、不畏险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志愿精神,也体现出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可每当这样的时候,却听到有“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救灾”、“不添乱就是最大的救灾”之类的声音,这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不理性,但却缺乏几分温情。说好听点,是对救灾自愿者的关爱,说不好听点这是对民众热情泼冷水。
是的,灾难发生以后,确实有不少自愿者,不顾自身的实际能力,就冒然的赶赴灾区救灾,也确实出现了“帮不上忙,反而添了乱”,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反而成了救援对象的现象,但这些何尝不是民众自愿精神的体现?何尝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救灾热情?热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民众的这种救灾热情需要是的呵护而不是拒绝。
如果大家都以只“做好自己的事就算是最大的救灾”,当灾难发生后只“埋头干自己的事”,人人都像没有发生什么一样的气定神闲、若无其事,人人都以干好本职工作为借口而忽略了灾害的存在,其结果可能是很多人“只管自己瓦上霜,不管他人门前雪”,如果人们都没有了救灾的热情,也就没有了行动的动力,那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
当面对大量的自愿者自发前往灾区的情况,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来告诉大家救灾需要什么样的人,请自愿者和指挥部门联系后,根据自愿者不同的条件进行安排。事实证明,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后,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政府和民间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体现最大的功效。因此,民间的力量如何合理的运用,民间的热情如何进行引导,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说,四川省在这次救灾中,招募自愿者就明确提出懂藏语、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者,而不是一概拒绝,让他们的爱心得以体现。
固然,救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都要去救灾一线,政府的正确引导就是在为民众的热情提供一条通道。比如说,这次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建议以捐赠资金为主,就是对民众救灾热情的一个很好的引导。让那些没有专业知识者志愿者,留在后方组织募、献血,顶不济的,也还可以给孩子们讲讲防震知识,在大街上动员一番。我们社会也需要有一个可以自发自动的系统,它需要这些“积极公民”出头说话办事。
我们国家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国家应该成立救援中心之类似志愿者中心的机构,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志愿者联系网络,平时就应该对那些志愿人士进行救灾技能的培训,一旦当灾难发生,需要什么技能的人、什么物资、怎么报名、怎么去,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是否可以去前线,而不至于出现盲目无序的情况。如此一来,既呵护了志愿者的救灾热情与愿望,也保证了救灾的安全高效进行。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有许多自愿者前往灾区,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这种似火的救灾热情,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对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彰显了民众乐善好施、积极奉献、不畏险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志愿精神,也体现出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可每当这样的时候,却听到有“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救灾”、“不添乱就是最大的救灾”之类的声音,这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不理性,但却缺乏几分温情。说好听点,是对救灾自愿者的关爱,说不好听点这是对民众热情泼冷水。
是的,灾难发生以后,确实有不少自愿者,不顾自身的实际能力,就冒然的赶赴灾区救灾,也确实出现了“帮不上忙,反而添了乱”,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反而成了救援对象的现象,但这些何尝不是民众自愿精神的体现?何尝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救灾热情?热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民众的这种救灾热情需要是的呵护而不是拒绝。
如果大家都以只“做好自己的事就算是最大的救灾”,当灾难发生后只“埋头干自己的事”,人人都像没有发生什么一样的气定神闲、若无其事,人人都以干好本职工作为借口而忽略了灾害的存在,其结果可能是很多人“只管自己瓦上霜,不管他人门前雪”,如果人们都没有了救灾的热情,也就没有了行动的动力,那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
当面对大量的自愿者自发前往灾区的情况,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来告诉大家救灾需要什么样的人,请自愿者和指挥部门联系后,根据自愿者不同的条件进行安排。事实证明,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后,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政府和民间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体现最大的功效。因此,民间的力量如何合理的运用,民间的热情如何进行引导,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说,四川省在这次救灾中,招募自愿者就明确提出懂藏语、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者,而不是一概拒绝,让他们的爱心得以体现。
固然,救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都要去救灾一线,政府的正确引导就是在为民众的热情提供一条通道。比如说,这次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建议以捐赠资金为主,就是对民众救灾热情的一个很好的引导。让那些没有专业知识者志愿者,留在后方组织募、献血,顶不济的,也还可以给孩子们讲讲防震知识,在大街上动员一番。我们社会也需要有一个可以自发自动的系统,它需要这些“积极公民”出头说话办事。
我们国家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国家应该成立救援中心之类似志愿者中心的机构,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志愿者联系网络,平时就应该对那些志愿人士进行救灾技能的培训,一旦当灾难发生,需要什么技能的人、什么物资、怎么报名、怎么去,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是否可以去前线,而不至于出现盲目无序的情况。如此一来,既呵护了志愿者的救灾热情与愿望,也保证了救灾的安全高效进行。
相关链接
综合资讯
消费资讯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