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网 > 红辣椒频道 > 正文

编剧先生,请不要自毁“钱”途

2008/1/19 0:01:29 [稿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潇湘行]
  目前,随着《金婚》的收视狂潮横扫大江南北,制作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当然,热剧也肥了编剧先生。于是,制作商声称要趁着这一股“金婚热”高姿态地拍下去,不怕变成狗尾续貂。虽然编剧王宛平觉得心里没有底儿,但她至少应该为自己拥有其他“文字民工”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机会而庆幸。
  
  正如老子所言:“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名编剧会比其他人更受制作商青睐,而民工级的同行甚至只能当当枪手以维持生计,饭碗被名编剧一个个抢光,“钱途”堪忧。据业内人透露,编剧们之间的身价可以拉开一百倍,差距如此之大的背后实是编剧市场的“整体无钱途”。更遗憾的是,编剧先生无疑在自毁“钱”途。
  
  首先,这是因为编剧们遵行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古老传统”,没有积极的职业伦理底线。海岩、石康这样高级别的编剧,即使他们觉得自己的薪酬与大明星比起来,相差甚远,也只有一些哀怨,更不用说去大张声势去“用脚维权”。因为与文字民工相比,他们早已衣食无忧,更是占据国内编剧市场。
  
  而那些民工级的编剧先生则惟有服从“规则”。本来空间狭小,要是罢工,就更加没有机会推销自己的剧本。潜规则之下,文字民工为名编剧当枪手,把自己熬费心血写成的本本署上别人名字,而名编剧也把这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一旦面临着制作方压价,编剧先生有些被宰得“吱吱叫”,而其他的则在一旁“幸灾乐祸”。所以,他们如此坚持消积的职业伦理底线,也就不可避免地应了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要给他让他多余;凡没有的,连他的都要拿走。在此,我加上一句:凡有的,到头来又被演员与制作商拿走。
  
  更进一步说,编剧先生们之所以一盘散沙,导致编剧界前景惨淡,是因为他们少有一种职业归属感。一定程度上,以卖本本为生的这一群人,他们都只属于个人,甚至把对手视为敌人而无集体职业意识,不可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殊不知,当个体正当权益受到不合理的管制制约时,只有团结而组成一个有力的团体后,每个成员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相形之下,美国编剧属于集体。所以,当去年美国编剧公会如火如荼地举行罢工时,中国编剧界也惟有“石康式哀怨”了。

频道精选

综合资讯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