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网 > 红辣椒频道 > 正文

谁把尖子生赶出了课堂?

2007/12/22 0:08:31 [稿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潇湘行]
  “孩子怎么就不愿意上学呢?”12月19日上午,到市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父亲怎么也想不通,原本是学校尖子生的儿子现在不但想尽一切办法逃学,还把自己胳膊咬得全是伤疤。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医师说:“这种病例其实并不少见,在我们上个月接诊的70余名逃学中学生中,57个都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据《半岛都市报》12月20日报道)
  
  逃学本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病理现象”,而那些所谓的尖子生也把逃避或者自虐作为自己无奈之下的“最好选择”,如此“怪异现象”不得不让人们为之三思。那么,到底是谁把尖子生们赶出了课堂?
  
  我想,那些所谓尖子生的家长是如何也想不通的,也许学校也未必能解开疑团。他们之所以如此疑惑,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把子女或者学生当成一个“应试机器”,一直逼着这台机器向自己的预定轨道开进。他们只负责掌握机器按钮,或者不停地加燃料。也许这台“机器”开到了最前面,突然一天失控了,他们就疑惑:“为什么性能如此之好的机器也会崩溃啊?”
  
  不难从上面的隐喻中发现,在现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很多学生们完全没有掌握自主性,自始至终都是屈从于家长或者老师的意志,自学的能力令人担忧。也许所谓的那些尖子生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应试技巧,成为了课堂上的“领头羊”,接着家长与老师对这些尖子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他们有意无意间宣扬自己儿子或者学生是多么优秀,得考某某名牌大学。学生本人也一度保持着前所未有的“自信”,活在“掌声中”而迷失自我。一旦尖子生们在学习上受挫而失去信心,也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此时,逃避这种消极反对的方式成了尖子生们无奈之下的最好选择,也许此时才真正“把握了自己”。
  
  更要注意的是,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他们在这阶段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慢慢地接触社会,也开始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并思考自己生活的方式。然而社会现实则是,家长与学校在这阶段仍死死束缚他们自我思考的能力,早已灌输“必须考上名牌大学才有出路”的观念并时时施予重压,甚至剥夺了他们学习与生活上的主动权。于是他们心理备受压抑,无法找到自我,如此下去能不出现心理问题?尽管一些尖子们学习上表现得很优秀,其实是被家长与老师逼出来的“虚荣”,有些学生为了这份“虚荣”更是想方设法通过舞弊等其他方式取得“优异成绩”。
  
  因此,他们“虚荣”破灭过后逃学或进一步自虐,无疑是家长与学校所逼。在此,我们何不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包括学习目的设定或者学习方式的选择,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引导他们的学习呢?

频道精选

综合资讯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