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家住四川省武侯区的熊伟和妻子一起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谁知途中竟被人追杀。当熊伟身中数刀,趴在地上呼救时,围观的数百人竟然都作壁上观。 无人出面制止,也无人拨打电话报警。(2005年5月12日《南京晨报》)
这种冷漠看客现象,让我想起前不久发生的河北衡水的一件事。2005年4月25日下午,一个19岁女孩被一男子尾追进公厕,惨遭20余分钟的蹂躏。尽管女厕内不断传出痛苦的嘶喊声,但围观的40多名市民无一人制止。类似这样的现象时不时都会被媒体报道,甚至到了屡见不鲜的地步。
面对这种冷漠看客现象,谴责声一片。最常见的就是道德谴责、人性拷问。并且这种指责我们从来就没有缺少过,从鲁迅他老人家到现在,就从来不乏指责、批判者。不少论者还以此来证明国人的劣根性,反思民众道德上的缺陷、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等等。其实,冷漠看客现象不仅是中国特有现象,在国外这样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的,但他们在思考上就与我们有所不同。
1964年3月,在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使全美感到震惊。吉娣·格罗维斯是一位年轻的酒吧经理,她于早上3点回家途中被温斯顿·莫斯雷刺死。使这场谋杀成为大新闻的原因是,这次谋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再刺她),这期间,她反复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从公寓窗口听见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没有人下来保护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给警察打电话。
当时,新闻评论人和其他学者都认为这38个证人无动于衷的言行是现代城市人,特别是纽约人异化和不人道的证据。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年轻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甚为不满。他们觉得,对于人们的无动于衷,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定有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经过大量的调查后他们得出结论: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美国人巴利和拉塔内从对这个社会事件的研究中,总结出“旁观者效应”这一定律,揭示了克尤公园事件的本质,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他们表现出的理性的思考叫人敬佩。现在,这个规律不仅用于研究社会事件,还用来分析管理、人力资源、经济现象中存在的弊端。
于是,我觉得我们也有必要从情绪化的指责中跳出来,从冷漠看客现象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上寻找对策,这或许有更大的意义。如果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指责与漫骂上,说不定昨天的冷漠看客,可能就是今天的指责者;今天的指责者,明天也许会成为一名冷漠看客。这样循环往复,又有何益?
[稿源:红网] [作者:田德政] [编辑:潇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