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4日是吉林省省直党政机关招考国家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报名首日。据在现场维持秩序的保安人员介绍,早上六七点钟时,就已陆续有人前来排队等候了。 临近中午时段,进场人数达到高峰,报考省直监狱(含省监狱管理局)的报名点更是围满了前来报名的人员。记者注意到,从上午8:30报名开始直到下午4:00,该省人才市场服务大厅出入口的人流就没有停息过,由于现场太火爆把维持秩序的警察都累坏了。(2005年3月16日《中国日报》)
这种火爆的场面,我们已经记不清媒体报道过多少次了,几乎每个地方的公务员报考中,都会面对这样的场面。面临日益膨胀的就业压力,愈来愈多人希望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之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全国每年有超过七成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部分受欢迎的政府部门更出现过三百多人抢一个职位的热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如果有机会,一定去做公务员”,在智联招聘进行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共有六成的参与调查者表达了想当公务员的意愿。公务员这个职位在当今可谓“香饽饽”,许多人都对其梦寐以求。
针对性这种情况专家、论者们认为,当今就业压力加大,令捧着金饭碗的公务员益发吃香。因公务员这个职位不仅工作轻松、压力小、福利待遇好,样样齐,条件之优厚比其它商业机构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这股热潮也反映“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的余威尚存,许多跻身公务员队伍的人,将其视为实现个人抱负及提升人生价值以及光宗耀祖的舞台。有这样的报考机会,谁人又愿意错过呢?
对于上述的分析,我觉得不无道理。可是我觉得报考公务员场面如此的火爆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上述隐情外还另有“隐情”,也就是说暴露了我们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的过程中,态度还不够坚决,步伐还不够迅速这一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府的公职人员——公务员就给人一种四平八稳、高人一等、威风八面的感觉,这恐怕也是公务员这一职位魅力四射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拿我们的公务员和外国的公务员受青睐的程度比较一下,就可略知一二。时下,在发达国家,聪明有胆略的人当老板,聪明但胆略不够的人当老师,既不聪明又缺乏胆略的人当公务员。因为许多发达国家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的职责就是服务,做些日常事务,所以许多人都不把这个职位当作一回事。
我们就不同了,虽然我们也提出了“大政府小社会”的政府角色的定位,提出了政府由管理向服务型转变这一目标,可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仍旧固步自封,外在的表现就是:公务员服务意识淡漠、高高在上,流露出一种优越感;更有甚者“吃、拿、卡、要”样样都来。这种感觉传递到社会上,于是使不少人对公务员这个职位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就是这是一种既轻松体面、旱涝保收的职位,混够一定年头、熬到一定的资历还可加官进爵,甚或有可期盼的灰色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实际上,按照我国新提出的政府角色的定位,公务员就应该是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的,他们的社会价值就在于无条件地办理社会事务。在这种定位下的政府公务员也不是个“好差事”,不仅天天要与一些繁琐的事情打交道,更有可能忙得焦头烂额还要受到纳税人的指责,因为你是纳税人请来的服务者,所以根本不会是一种八面灵光的样子,这样的职位也根本不是现在的人们所趋之若鹜的。
从报考公务员热这种现象也可以看出来,政府转变职能的步伐有待于加快。如果政府职能真的已经达到所提“服务型”的定位话,大家仍然争着抢着做公务员,说明大家的服务意识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将是一种多么可喜的局面啊。
[稿源:红网] [作者:田德政] [编辑:潇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