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检察院检察长陈思民近日荣获2004年度中国法制新闻人物提名奖。这个全国基层检察院的典型,经办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反贪故事,其中被记者所津津乐道并详细报道的有:看一条报纸新闻破了千万贪污案、偷看被查处者的手机短信破了大案等等。 (2005年1月7日《信息时报》)
陈思民不愧是全国基层检察院的典型,从他办的这几起案子中可以看出,他的敬业精神与职业敏锐感都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他的办案故事也让我们看出:“贪污线索就如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 陈思民作为一个检察工作者,他的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常处洞察贪污线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与借鉴的。
可是当我们仔细的审视陈思民所查处的这几起有代表性的大案要案时,不难发现这种办案方式有很大的偶然性,几乎可以这样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靠运气办案。比如说他办的那个贪污几千万的“经典”大案,线索来自于一次读报的灵感;他办的另一起要案线索源于偷偷查看了被审询者的手机短信……类似这样利用偶然因素来查处贪官的事例,已经毫不鲜见。比如有小偷偷出线索的、走卒落马带出线索的、与情妇闹矛盾闹出线索的等等,不一而足。
让我们还是从“读报读出线索”说起吧。如果这个检察官不爱读报的话,可能就发现不了这个线索;如果这个贪官不爱张扬的话就暴露不了自己;如果这个检察官读报而不善于思考也发现不了线索;如果这个贪官的事迹登在一张这个检察官看不到的报纸上,仍可逍遥法外……如果,太多的如果。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这种靠运气办案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不确定性。这样也会给其他尚未被查处的贪官以启发:只要自己行事周密,也就翻不了船。使他们的侥幸心理更甚。同时,这种偶然性办案也容易给人们以错觉,那就是说现在腐败已经俯拾即是,信手掂来都是线索。
检察工作对制止贪污受贿、维护法制秩序等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觉得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靠偶然性的因素,碰运气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治得了这个贪官治不了那个;治得了标治不了本……看来,靠运气反腐败是没有多大指望的,还得靠我们的反贪机制真正健全和发挥作用才行。唯有这样,才能使查获此类案件的可能由偶然性转为必然性。
[稿源:红网] [作者:田德政] [编辑:杨国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