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人民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在热热闹闹的新生接待处,最打眼的是学校资助办的大牌子。 学校的工作做得很细致:详细的资助介绍,便捷的绿色通道,一张张的爱心卡代表着各方的心意。可是,不少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面对记者的采访和摄像机镜头,却一脸的无奈。一位刚刚申请完助学贷款的新生避开了摄像机的“辐射”,记者问“你不喜欢媒体的关注?”小伙子点了点头。“为了面子?”他说:“有点。” (2004年9月7日《中国青年报》)
每年一到开学时候,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总会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媒体这样做是没有恶意的,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国家的扶助政策,学校的帮扶措施,同时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心与资助,让更多的学生不至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不来上学。但关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关注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贫困生的心理感受,应尽可能的不把他们的姓名、相貌、详细情况公之于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越穷越光荣”的时代已经不去不复返。贫困,毕竟不是个什么荣誉,也不是一个可以张扬炫耀的事。受社会观念的影响,贫穷对有些学生来说甚至是一种隐私,是心灵的一道伤痕,更是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对于受助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展览”自己贫困的不情愿,并不亚于得到帮助和扶持的渴望。
如果媒体在关注他们的时候,把他们的贫困情况,毫无顾虑的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必然会有损于他们的自尊,使他们的产生心理负担,怕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歧视而抬不起头来。如此一来,反而使我们的关注变得适得其反。正如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学生处处长所说:“贫困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是学校的学生,我不希望他们的感觉与其他学生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应该在同一个氛围中成长。”
为了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在一种氛围中成长,我认为不论是媒体还是有关部门,都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所想,不能让他们感到窘迫。在资助他们的时候应该采取“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学校即使是为了体现透明、公正的原则,也不宜采取公示的方法,而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如果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好意反而会成为撒在他们伤口上的盐。
[稿源:红网] [作者:田德政] [编辑:杨国炜]
|